科技榜丨车载社交应用战场打响“第一枪”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汽车科技圈非常热闹。

腾讯车载微信首次揭开面纱、上汽阿里重组斑马和YUNOS、华为鸿蒙系统露出冰山一角、Waymo自动驾驶出租车载客突破6000次、保时捷Taycan价格终于公布、上汽大众及长安福特等合资品牌均推出了纯电动产品、而新造车公司们则集体推出“订阅式购车”服务,等等。

这些事件背后,折射出哪些趋势?

《科技榜》九月报,我们通过典型事件和分析,总结了关于车联网,自动驾驶,电动车,大出行在内的9大趋势。

1:电动车“订阅式”购车模式加速

2:服务包将成为合资纯电动车标配

3:高端纯电动车“厮杀”已白热化

4:车企加速投资布局自动驾驶企业

5:Robotaxi已正式大规模投入运营

6:车载社交应用战场打响“第一枪”

7:科技巨头的车联网“攻势”增强

8:车企的飞行汽车计划进一步提速

9:共享单车步入后精细化运营时代

为什么得出这些趋势?这些趋势背后又藏着什么?《科技榜》九月报会给你答案。

                                                                                               ——编者按

一:电动车趋势:

趋势一:电动车“订阅式”购车模式加速

典型事件:

2019年9月5日,三大造车新势力相继推出了先试后买的订阅式购车服务。

蔚来推出了悦享会员服务,以月为单位,每月支付13800元,除了ES8一个月使用权之外,还可以享受到蔚来车主的专属权益,包括:能量无忧、服务无忧以及会员专属权益。

爱驰汽车在公布首款量产车U5的预售价格的同时,推出了“试爱行动”。用户可以选择最长三个月的租赁期来体验U5。爱驰汽车提供“半月免费,三月优惠”的租金返还政策。即在租赁之后,如果用户选择购买,则根据不同的租赁期,全额或部分返还用户在租赁期间所支付的租金。

天际汽车也在当天推出了“天际E享订阅计划”,首期仅需10万保证金,即享三年金融免息,使购车更加轻松便捷。

事件综述:

无巧不成书,三大造车新势力在同一天推出订阅式购车服务。其意义在于,可以让消费者用更灵活的方式,深度体验产品,以减轻消费者的不信任感,从而达到圈粉的目的。另外,订阅服务的费用,也可以一定比例的抵扣购车款。相信最后的转化率不会太低。

分析: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除了价格和续航里程之外,不信任感依然是困扰着潜在用户的一个障碍。目前来看,灵活的订阅式购车服务,能够给用户提供一个相对深度的体验期。同时,又能让闲置的资产进行盘活。把每辆车打碎成每个月的使用权来卖,也有利于造车新势力及时补充现金流。订阅服务在传统车企中也进行过尝试,目前仍未成为主流,但是对于高端电动汽车,尤其是没有太多品牌知名度的造车新势力来说,可能会成为其销量的突破口。

趋势二:服务包将成为合资纯电动车标配

典型事件:

1. 8月23日,上汽大众朗逸纯电上市,续航里程为278公里。同时,朗逸纯电还推出了价值5000元的e出行超级管家服务,为用户提供多次免费代客充电和代步车服务,甚至为希望长途自驾的电动车用户免费提供燃油车租赁服务。

2. 8月26日,福特首款纯电动汽车领界正式上市,这款续航为360公里的纯电动车发布同时,福特中国同时推出大管家服务包产品。并推出业内首个不限量免费充电和不限次数代客充电的服务套餐。

事件综述:

2019年以来,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加紧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但总体来看,合资品牌目前这一阶段推出的纯电动车续航普遍偏低。为了与市场上续航动辄超过400km甚至500km的自主品牌竞争,合资品牌希望通过推出服务包来弥补续航不足的劣势。

分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目前,国内纯电动汽车普遍向长续航发展,平均续航里程在500公里左右,单纯低续航纯电动车逐渐不被用户接受,更不具备竞争优势。

续航不够,服务来凑。合资品牌推出低速纯电动车的同时配备几乎无忧的售后服务,以弥补在续航层面的短板。对于合资品牌纯电动车来讲,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将成为其在中国纯电动市场中竞争的必选项。以此可以清楚的看出,电动汽车不再是单纯的产品和价格的竞争,而是涉及到智能化以及充电服务体系的一个综合出行服务生态的竞争。

趋势三:高端纯电动车“厮杀”已白热化

典型事件:

1:8月27日,保时捷公布Taycan在纽伯格林北环的圈速,以7:42的成绩跑完了这条众多车厂测试标杆的赛道,并刷新了最速四门电动车的记录。之后新车于9月4日正式发布,是保时捷首款纯电动跑车。

2:9月16日,经过一定改装的两台特斯拉Model S同样在纽伯格林北环进行了测试,并取得了7:23的非官方数据,配备了全新动力的Model S比保时捷Taycan快了接近19秒。

事件综述:

保时捷Taycan在此前陆陆续续的曝光中,大家对它的期待非常高,并不出意外地刷新了纽北的全速记录,而且这是传统豪华品牌阵营中第一次在性能上有了超越特斯拉的可能。

不过之后特斯拉CEO马斯克在Twitter上表示,也将用特斯拉Model S在纽北进行测试,并在本周赛道的非专用时段被场边人通过秒表记下了7:23的成绩。虽然不是官方计时存在一定误差,但这样的圈速在现有条件下也非常令人惊讶。

分析:

从保时捷Taycan刷新纪录再到几乎肯定会被Model S破掉,剧情的反转不仅仅是保时捷和特斯拉两个品牌之间的比拼,而更体现了高端电动车市场潜在的竞争。

目前,电动车以及新能源车的角逐更多的依然在更经济的家用市场上展开,大家在更好的续航、更大的空间、更丰富的车载功能各显神通。不过除了市场导向,在高端和性能上的发展更是代表了车企们技术积累的高度和深度,特斯拉的成功除了软件层面的革新,其领先的三电系统带来的优势功不可没,不仅性能上碾压绝大多数传统性能车,续航表现也依然是可靠之一。

以特斯拉为首的科技巨头和一众新造车势力无时无刻不在新能源领域迅速增长,而传统车企巨头则在努力地完成巨人的转身。在未来,各家之间的碰撞和竞争必将继续细化和深入。

二:自动驾驶趋势

趋势一:车企加速投资布局自动驾驶企业

典型事件:

1、9月16日,自动驾驶初创企业AutoX宣布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由东风汽车出资数千万美元领投;

微信截图_20190920105719.png

2、9月18日,智能驾驶系统供应商天瞳威视(CalmCar)宣布完成由上汽投资公司等共同投资的亿元A2轮融资;

641.jpg

3、6月13日,现代·起亚汽车宣布将对项目合作伙伴美国自动驾驶汽车公司“Aurora Innovation”(以下简称Aurora)进行战略投资;

4、8月8日,一汽解放与无人重卡科技公司智加科技等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挚途科技”。

timg (1).jpg

事件综述:

自2019年自动驾驶产业整体进入资本寒冬后,便鲜少有企业传出融资的利好消息。直到近期投融资事件频发,而其中最大的共同点,便是均有车企参与作为战投方。事实上,早在2017-2018年间,便先后有初创企业Momenta及文远知行WeRide.ai(前身为景驰科技 JingChi.ai)分别获得戴姆勒及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战略投资。通用甚至直接将Cruise收归麾下,并对外开放独立融资。在这背后,直接彰显的是主机厂对于自动驾驶的布局野心。

分析:

Cruise与通用的结合案例,常常是多数从业者心目中的最佳合作方式。借助通用方面提供的所有软件接口,包括整车进行路测加持,Cruise摆脱了通过不断融资维持生存的境况,甚至进而成为与Waymo齐头并进的角色。同样,通用如今借助Cruise在软件技术层面的能力,也成功在无人驾驶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也就是说,在主机厂与软件公司仍处初步协调阶段的时候,收购或者入股的形式才能保证共存双方实现价值最大化。从技术发展全局来看,主机厂如今已经占领了主导地位。长期而言,当所有激光雷达、传感器等硬件布置完成,整车厂自身也拥有一套非常成熟的冗余系统时,最终面临的是上层算法能否跑通的问题。而无论哪家技术公司,软件算法最终都会趋于同质化,其目前的强势地位及高估值泡沫早晚会被冲破。

趋势二:Robotaxi已正式大规模投入运营

典型事件:

1、8月2日,百度与中国一汽红旗共同打造的国内首批量产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红旗E·界亮相长沙展开测试。长沙市民将有望在年底之前率先体验到中国首批自动驾驶出租车;

2、8月7日,文远知行WeRide宣布,在广州成立完全由自动驾驶技术提供出行服务的合资公司文远粤行WeRide RoboTaxi;

3、8月28日,滴滴CEO程维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透露,公司将尽快推动自动驾驶载人测试在上海开展,让普通用户体验自动驾驶服务;

MAIN201908291609000399614549636.jpg

4、8月31日,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与自动驾驶初创企业AutoX达成战略合作,二者在WAIC上宣布将共同建设中国首个无人驾驶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示范区;

timg (4).jpg

5、Waymo 9月向加利福利亚州公用事业委员会(CPUC)提交的一份季度报告显示,公司首月在加州用Pacifica提供了4678次服务,另外还有12次教育目的的服务,共计运送了6299人次乘客,平均每天提供156次服务;

6、同期,Zoox的CPUC报告显示,上个季度,其10辆车在103次旅行中运送了134名乘客。在这些旅行期间,Zoox车队行驶了352英里。

事件综述:

虽然加利福尼亚大学交通可持续性研究中心联合主任Susan Shaheen博士明确指出,由于该试点计划的公司无法收取乘车费用,因此难以确定对自动驾驶乘客服务的需求。可无论如何,科技公司对于Robotaxi业务的集中布局,都在多维度地印证了技术成熟度,以及这些年轻玩家试图绕过主机厂在高阶自动驾驶领域“圈地分房”的野心。距离无人车业务真正意义上闯入C端市场,让国内消费者亲手为未来技术掏腰包,恐怕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分析:

关于实现无人驾驶的两条路线,业界始终争论不休:到底是该“迭代升级”,还是坚持“一步到位”?这一问题至今仍未有定论,却直接决定了行业内两种不同的技术走向。相比之下,科技公司们似乎并不在意成本,他们没有量产压力可以专注技术研究,这也是为何其将目标直接瞄准L4及L5级别更为前沿的技术研发。而业务实现的核心,就在于高效率的测试流程,及其背后强大人才储备带来的自家软件算法路线的竞争。

三:车联网趋势

趋势一:车载社交应用战场打响“第一枪”

典型事件:

1、8月26日,在重庆智博会上,腾讯联手长安汽车正式推出了微信车载版。

2、8月28日,在上汽荣威RX5 MAX上市发布会上,斑马网络CEO郝飞宣布,荣威RX5 MAX成为首款搭载其车载社交产品“车信”CarChat的量产车。

事件综述:

仅隔两天时间,腾讯和阿里相继在汽车社交上发力,将微信和车信推上车。从使用功能上来看,两款汽车社交APP都可进行基本的社交沟通,而在交互方式上,选择的也是语音及方向盘控制操作。相同的配方,相同的味道,两者在车载社交上的战争已然开始。

分析:

随着汽车越来越智能化,不管是车企,还是用户,亦或是科技公司,对于车内社交APP的需求,都在不断扩大。

从车企的角度来说,其需要一款“杀手”级的应用,从而在日渐下滑的市场上去的一定的优势。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微信,已经可以说是生活必需品之一,即使在车内,也免不了要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从科技公司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手机社交APP的市场已经被瓜分完,腾讯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难以改变,但汽车市场并不一样,其社交市场尚未被挖掘,于腾讯而言,这是一个继手机之后的一个增量市场,而对于阿里等科技公司来说,汽车社交则或许是一个其能够在社交领域抢占市场的一个方向。

基于此,我们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玩家对车载社交的重视,逐渐开始引爆这一领域,而随着众多玩家的涌入,车载社交时代已然开始来临。

趋势二:科技巨头的车联网“攻势”增强

典型事件:

1、8月28日,上汽和阿里宣布,双方将战略重组斑马网络和YUNOS,战略重组后,阿里巴巴将成为斑马网络第一大股东。

2、8月9日,华为在其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了鸿蒙系统,其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OS,采用是分布式架构,可连接不同终端设备,运行速度更快。据悉,鸿蒙系统将于2020年应用在车机系统上。

事件综述:

斑马重组,阿里成控股方,在未来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上相对上升,一定程度上掌控了斑马网络未来的走向,这势必将更符合阿里在车联网行业的布局。此外,华为在发布鸿蒙系统之后,也进一步深化了其在车载操作系统领域的技术布局,加之华为的5G以及自动驾驶芯片等相关技术,可以说,华为在汽车领域已经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整体解决方案的优势。

分析:

随着车企对车联网技术的主控欲越来越强,科技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地位相对来说比较微妙。但不论如何,优质的产品和技术能力,一定会在更加开放的合作环境中发挥出优势。

在此基础上,不管是阿里和斑马网络,还是华为和鸿蒙系统,亦或其他各大有意于车联网领域的科技公司们,其定位变得越来越清晰,不管哪一家的口号是如何,但其共同点,就像华为所说,做汽车行业的增量供应商。

在定位清晰的基础上,科技公司在汽车行业的布局与发展正在不断加速,传统汽车行业的周期更迭也正在因为科技公司的加入而加速。

四:大出行趋势

趋势一:车企的飞行汽车计划进一步提速

典型事件:

德国城市空中出行公司初创企业Volocopter获得5000万欧元C轮首轮融资,由吉利控股及戴姆勒领投。

事件综述:

早在2017年,德国戴姆勒公司就已经领投了德国城市空中飞行公司初创企业Volocopter3000万美元融资,本次再次与吉利共同投资5000万美元。此外,吉利控股和Volocopter还将成立合资公司,布局中国市场。值得一提的是,Volocopter是吉利投资的第二家飞行汽车公司。2017年11月,吉利控股集团正式宣布完成对Terrafugia的收购,即“太力”飞行汽车。根据当时的报道,太力飞行企业将在今年开启交付。由此可见,过去被视为天方夜谭的飞行汽车,正在一步一步纳入车企的出行版图规划,并且在加速将这一项目加速提上日程。

分析:

大出行的背景下,成功转型为出行服务商几乎成为了每个车企未来的终极目标。立体的交通出行方式成为车企转型的下一个关注点。

飞行汽车是目前较为少见的既可以在陆地也可以在空中行驶的交通工具。未来,如果这种交通工具普及,能够大大缓解陆地交通状况,为未来的出行方式提供一种新的参考形式。

这样的前景同样被车企看到,未来,飞行汽车可能成为汽车制造商的下一个战场。尽管飞行汽车是否能成为主流还充满着不确定性,但在技术层面的未雨绸缪,总不是坏事,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趋势二:共享单车步入后精细化运营时代

典型事件:

1、9月9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联合组织编制了《上海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经营服务考核办法》指出,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委托有关社会第三方机构组织实施全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经营服务考核工作,汇总考核结果。考核指标共计25项1000分分值,原则上每半年组织实施一次考核,新进运营企业试点过程中违反上海有关规定,情节严重的,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公安机关直接注销试点投放的车辆数。

2、8月,深圳市出台《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本次立法明确,相关部门按年度公布共享单车总量调控规模与车辆投放计划,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配置车辆投放指标。经营者应当将车辆动态总量、位置分布、订单数据等信息实时、完整、准确接入政府监管平台,并将车辆识别编码按规定向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备案。

u=3578774628,3600146624&fm=26&gp=0.jpg

事件综述:

事实上,现阶段并不是只有两个城市在针对共享单车行业进行立法,北京、广州、天津等地区都相继推出了共享单车企业和运营相关的管理办法,从而规范共享单车运营。而在企业方面,此前OFO小黄车推出有桩模式,其他的共享单车企业也在不断推进区域化运营方案。

分析:

共享单车行业在经历的早期的急速扩张之后,在短时间内就跌入谷底,倒闭的倒闭,被收购的被收购,目前市场上仅剩的几家共享单车企业,除了ofo还在挣扎之外,背后无一不是站着行业巨头。随着企业竞争格局的稳定,众多城市相继推出相关政策,从而从政策层面上来对共享单车进行规范化运营。

我们也不难看出,一方面,共享单车企业格局的形成,给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稳定;另一方面,各大城市相关政策的出台,也直接的加大了对共享单车的规范。而随着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未来也将更加规范化运营。

五:重点科技新车盘点:

微信图片_20190920111144.jpg

总结:

车云推出《科技榜》的初衷非常简单:在汽车新一轮革新中,做理性的记录者。整体而言,《科技榜》包括三个部分——新闻,月报,排行。我们聚焦在新四化之上,围绕汽车自动化、智能化、电动化几个方面,涵盖车企、产品、技术几个维度,试图通过系统的、细颗粒度的内容呈现形式,为行业带来思考,为用户带来价值。作为《科技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榜月报》将分析点评当月汽车和科技圈的重要趋势,更会通过数据和专题的形式,解读当月热点事件和关键词。

今年年底,《科技榜》还将首次推出“四大年度榜单”,包括:

年度智能座舱排行榜:(打分维度:硬件/软件搭载/智能功能/用户体验)

年度自动驾驶排行榜:(打分维度:硬件/配置情况/功能安全/用户体验)

年度纯电动车排行榜:(打分维度:销量/智能程度/自动程度/用户口碑)

年度创新车企排行榜:(打分维度:销量/战略落实/影响指数/综合布局)

车云《科技榜》,希望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变革中过程中,做有温度的记录者。


注:本文转载自http://www.cheyun.com/articleDetail/30234,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评论